安徽师范大学总共有几个校区(各专业新生在哪个校区)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安徽师范大学总共有几个校区(各专业新生在哪个校区)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安徽省大学排名一览表
安徽省大学排名一览表如下: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所大学在安徽省排名第一,毫无争议,毕竟这是所国字头的大学,又是所985、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特色是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这所大学的王牌专业有数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等。
(2)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分合肥、宣城两个校区,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这所大学今年计划招生8200名,从分数线来看,理科生和文科生,只要上了600分,就可以报考这所大学。这所大学有很多优势学科,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
(3)安徽大学。入选双一流、211工程,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安徽大学有四个校区,还有一个大学科技园。安徽大学的王牌专业有金融学专业、会计学专业、德语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财务管理、经济学、软件工程等。这所大学的保研率很高,达到了13.2%,中文系和外语学院实力较强。
(4)安徽师范大学。这所大学坐落在芜湖,风景优美,是部省共建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设有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等18个学院。

安徽的大学学校排名
安徽排名前十名大学为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
1、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简称安财大,是一所财经类公办高校,有57个本科专业,校训是诚信博学,知行统一,该校于1959年5月始建,最开始叫做安徽财贸学院,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在2004年5月时经由教育部的批准,学校更名为安徽财经大学。
19教育网
2、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是一所理工类的公立学校,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是由安徽省和应急管理部共同建立的一所高校,也是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3、安徽建筑大学
安徽建筑大学简称为安建大,是一所理工类的公立学校,也是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2013年时正式更名为安徽建筑大学,是安徽省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
4、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是一所理工类的公立学校,通常被简称为合工大HFUT,主校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
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它的创办被称为是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
6、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简称为安师大,是一所师范综合类的公办大学,主管部门是安徽省人民政府,坐落在安徽省芜湖市,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
7、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简称为安大,是一所综合类公办学校,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教育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8、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是一所农林类公立大学,一般被简称为安农大,也是一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
9、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坐落于安徽省马鞍山市,简称为安工大,是一所理工类公办大学,也是一所具有行业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在相关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10、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于1926年5月创办,前身是上海东南医学院,简称安医大,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安徽省属重点大学,也是一所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安徽师范大学总共有几个校区(各专业新生在哪个校区)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安徽师范大学总共有几个校区(各专业新生在哪个校区)的相关内容。
安徽师范大学 总共有2个校区,分别为赭山校区、花津校区。
一、安徽师范大学总共有几个校区
1、 安徽师范大学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北京东路1号
2、 安徽师范大学 花津校区
地址: 安徽师范大学 南校区体育学院
校园占地总面积195.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0.06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97亿元。学校图书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藏书丰富,种类齐全,现有图书289万册,古籍善本700多种,其中《洪武正韵》为国内唯一全本、元刻明递修《通志》、明嘉靖刻本《李太白全集》、《杜工部集》均为海内珍本,还拥有国内外主要网络资源及数据库,馆藏资源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学校办有 安徽师范大学 出版社,编辑出版《 安徽师范大学 学报》、《高校辅导员学刊》、《学语文》、《安徽师大报》等多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和报纸。
二、安徽师范大学简介
安徽师范大学 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濒临浩瀚长江,傍依灵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特色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省唯一)、省委宣传部与学校共建
新闻学院试点单位(安徽省唯一),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 安徽大学 ,1946年更名为国立 安徽大学 ,1949年12月成建制迁至芜湖。后又经历安徽师范学院、
合肥师范学院 、皖南大学(刘少奇题写校名)、安徽工农大学等几个办学阶段。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 安徽师范大学 (郭沫若题写校名)。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 安徽师范大学 。
在九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刘文典、周建人、郁达夫、苏雪林、陈望道、朱湘、朱光潜、王星拱、杨亮功、程演生、陶因、张慰慈、丁绪贤、项南、许杰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先后汇聚在菱湖之畔、镜湖之滨,著书立说,弘文励教。经过一代代师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培育后学、薪火相继、言传身教,砥砺出“厚重朴实、至善致远、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淀出“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培育出“勤学慎思、质朴谦逊、知行合一、求实求新”的学风,凝炼出“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校训。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全日制高等专门人才近30万名。
学校现有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音乐学院、
美术学院、
历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新闻与
传播学院、数学与
统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等18个学院以及继续
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并办有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附中、附小和附幼。
学校学科涵盖了文学、历史学、
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
农学、艺术学等11个门类,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教育等不同层次,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6个,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3个,安徽省重点学科18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3个。现有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1个,本科专业91个。
学校现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1个,安徽省重点智库1个,安徽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6个,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安徽省工程实验室5个,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线下课程3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双语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
学校现有教职工2727人(不含“三附”),其中专任教师1799人,教授、副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925人。学校拥有“长江”2人、国家“杰青”1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科院“百人”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家“优青”2人、海外“优青”1人、“长江”讲席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9人,共有在职的省级以上人才称号(荣誉)教师近500人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8个,省级教学名师29人,省级教坛新秀41人。各类在籍学生58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7400余人、研究生6900余人、留学生29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24200余人。
以上就是安徽师范大学总共有几个校区(各专业新生在哪个校区)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19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教育网:
www.0919edu.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