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24 04:48:38 | 19教育网
![]()
中国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考生参加高考,他们挑灯夜战无数个夜晚,为的就是在高考的考场上有一个好的成绩,最后能够进入心仪的学校。
在我们国家,除了清华北大这两所顶级学府之外,复旦大学也是很多考生的梦想。复旦大学历史悠久,学风严谨,向来是无数考生梦寐以求的象牙塔。可是,有一位学霸在考入复旦大学之后,又连续三次“怒怼”母校,最后终于换来了一纸“退学决定”,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名学霸的名字叫做袁涛,他出身于湖北襄阳的一个普通家庭,自小学习优异。在老师和家长的殷切期盼下,袁涛不负众望,在2010年的高考当中取得了591分的高分,并如愿以偿进入了心仪已久的复旦大学。
可是入校之后,袁涛却对一直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心生失望。在大学期间,袁涛连续三次“怒怼”母校,并希望借助舆论的力量与母校对抗。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叙述这三次事件的全过程。
2012年4月,袁涛第一次与母校对抗。这次事件的原因是袁涛发现,复旦大学的食堂使用的筷子以次充好,用掉木屑的筷子给学生们使用。其实大家在网络上都看到过很多学校的黑暗料理,学校食堂每天要负担全校上万人的伙食,出一些小差错也是情有可原的。
可是袁涛认为,母校这样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于是他在网络上“呐喊”,要求食堂更换筷子,否则他将自费为食堂更换。但是到那时,他将在学校门口组织一场“折筷子大赛”,以此来表示对学校的不满。
复旦大学方面同时意识到了这次事件的失误,很快给出了响应,食堂筷子全部焕然一新。正是学校这样的反应,让袁涛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原本他只是为了大家争取利益,因此在网络上“呐喊”,借助舆论的力量来达成其目的。
可是学校的快速退让让他看到了舆论的力量,也尝试到了与学校对抗获得胜利的快感。因此,袁涛开始在引领舆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并且开始有些偏激。
很快袁涛就第二次与学校对抗。这次事件的起因是学校里有一位叫做石健的学生,因为患上了颅内瘤,但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富裕而无法及时医治。情况千钧一发,袁涛决定帮助石健募捐救治款项。
校内原本是有相关社团的,但是袁涛没有经过校内社团,而是自行组织了这次活动,因此就无法盖到相应的公章。于是袁涛在食堂外发传单的行为就变成了违反校纪,尽管他筹集到了30多万善款,但是校方还是不允许他这样做,并且保卫处的人与袁涛起了激烈冲突。
情急之下,袁涛再一次在网络上攻击自己的母校。他发表了一篇叫做《薄学而渎职的复旦》的文章,攻击学校的这种行为。言辞激烈,态度强硬。不过这次事件,学校没有给出任何回应。想来也是,这一次的事件,校方也并没有什么过错可言,对于袁涛的行为,自然不必回应。
袁涛与母校的第三次冲突,是因为他在网络上向母校的校风包括学术能力、师资提出了质疑。当时有五名二本院校的同学参加了复旦大学的插班生考试并通过,按规定本可以进入复旦大学学习,但是复旦方面以二本院校无资格为由拒绝了这五名同学。之后学生家长在复旦门外静坐抗议,袁涛抓住机会,批评复旦这种出尔反尔的行为。
三次下来,袁涛终于为自己换来了一纸“退学决定”,而他自己也并不后悔。或者说,他早就想到了这样的结局。后来袁涛参加过一些电视节目,他依然不后悔自己所为,而且言辞之中看出,袁涛对复旦大学积怨已深,难以化解。
如今袁涛已经从网络上销声匿迹,有人曾说他在南方的工厂打工,也有人说他正在创业,可他却未曾露面,除了前几年参加了一档节目外,便再无音讯,其实袁涛能力并不差,只是在处理问题上不能太情绪化,否者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对于考生来说,最希望的就是能够考上一所重点大学,迎来光明的前途,但重点大学并不容易考,尤其是像清华北大这样的高等学府,更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很多学生寒窗苦读多年,也无法如愿考入自己理想的学府。而即便成功考进去了,如果在大学期间,不努力学习的话,照样不能顺利毕业。
比如我国有一个人曾经在四次高考中,都考上了高校,堪称“考神”,但为何他在考研的时候却没人要呢?
这个人叫张非,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岳池县,家境普通,张非天资聪颖,自小便很会读书,每次考试都能名列前茅,就连老师都说他是个天才,所以家里人都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将来能够出人头地。
可是周围人夸奖得多了,张非也开始变得骄傲起来,他觉得自己是个天才,不用读书都可以考满分,再加上家里人宠他,这令他更加飘飘然了。
于是张非不再认真读书,反而整天调皮捣蛋,要不就是上课睡觉,甚至上了初中后,还开始打架斗殴,压根不把老师放在眼里。由于张非不努力读书,结果在中考中落榜了,连一所普通高中都没有考上,只能去读中专学校。
可是父母认为中专学校根本就学不到东西,而且他们认为儿子还那么年轻,不应该错过高考。所以张非只在中专学校读了半年,就被父亲以复读生的名义送进了当地重点高中读书。
事实证明,张非确实是块读书的料,在高中时期,虽然他依然很贪玩,可是领悟能力也很高,老师讲的内容,他基本都能领悟到,所以即便张非不怎么努力学习,依然每次都考出了好成绩,让老师感慨他真是个天才。而父母对此也很欣慰,并对他的高考充满了信心,认为他一定能够考上好的大学。
张非也对自己很有信心,他还立下了目标,“非北大不上”。就在2002年的6月,张非参加了他的第一次高考,这场考试他发挥得不错,当高考成绩出来以后,他考了619分,虽然这个分数上不了北大,但却可以去上复旦大学。
说起来,复旦大学也是国内屈指一数的高校,虽然不如北大,但也是前途无量的。可是张非却非常地固执,他既然说了自己“非北大不上”,那就不会去其他学校,所以这一年,他并没有去读复旦大学,而是选择复读。
一年过后,张非迎来了他的第二次高考,这一次,他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北京大学。按理来说,张非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学以后,应该会努力学习,为自己的前途而拼搏了。
可是并非如此,张非虽然进入了北大,却依然改不了贪玩的性格,再加上大学不像高中那样管理严格,这让他更加肆无忌惮地玩了。结果张非迷上了网络游戏,导致学业荒废,在第一学年结束后,因为他挂科太多,被北大劝退了。
很多人都为张非惋惜不已,可是他父亲却不甘心,于是又想方设法地把张非送进临县的一所私立学校读书,希望来年再参加高考。一年以后,张非参加了当年的高考,这是他第三次参加高考了,结果分数比前两次都要高,整整考了703分,并成功被清华大学录取,还获得了10万元的奖学金。 19教育网
张非考入了清华大学以后,起初还肯认真读书,可是过不了多久,他的网瘾又犯了。于是他又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中,结果因为荒废了学业而再次被清华劝退。此事过后,张非彻底出名了,当地人都知道张非简直就是考神附体,不过对于他屡次被劝退的事情也带来了颇大的舆论,令他父母相当难堪。
父亲对于张非可谓是恨铁不成钢,可是他又不甘心儿子就这样泯于社会,于是他一咬牙,让张非改名“张空谷”,又参加了一次高考。在张父看来,自己的儿子一定能够再次考上好大学的。而事实也确实如此,这一次,张非仅复习了三个月,却考了677分,并且又一次被清华大学录取了。
不过这一次,张父也跟着在清华大学旁边租了房子,陪伴儿子读书,以免他又被退学。起初张非还是改不了玩游戏的习惯,好在有父亲监督,他才终于顺利拿到了清华大学的毕业证。不过他在考研的时候,却因为曾经被退学,而遭到了拒绝,最终没能考研成功。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中国最“传奇”的高考状元,先后被北大清华退学,你知道他是谁吗?的相关内容。
这是一位非常“传奇”的高考状元,他曾经4次考上985高校,考上的四所高校,都是“C9高校联盟”中的佼佼者,但是,也是同一个人,创造了被北大、清华先后退学的记录。这个高考牛人,就是曾经的四川省南充市理科状元——张非。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张非同学的高考战绩。2002年,他考入了复旦大学。但是,据说因为他对自己的发挥并不满意,没有选择读,而是选择从头再来。2003年,他考入了北京大学,被信息科技学院录取,但是,来年他就因为7门必修课都不及格被退学。2005年,他成为了南充市理科状元,被录取到清华大学,专业是数理基础科学专业。但是,又过了一年,他又被退学,理由是没有修满学分。2007年,他又一次再战高考,以南充市高考榜眼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这次选择的是环境工程专业。
考上了复旦大学不去读,对于普通人来说,都需要下很大的勇气。毕竟,虽然复旦没有北大和清华出名,那也是响当当的211、985,在中国高校综合排行榜中,能够跻身前10。这也罢了,三次考上北大清华,两次被退学,这样的经历,可以写入中国的高考历史。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张非两次被退学呢?他自己的解释就是,考上大学之后,就没有目标了,只能在游戏中寻找征服和满足感,一进大学就犯网瘾、影响学习,因此,接连被北大和清华退学。
可是,也有媒体挖掘出来了他的另一面。那就是,有人认为,张非之所以被退学,原因就在于想通过高考赚奖金。每一次参加高考,他都能够获得不菲的奖金。比如,2003年考入北大,获得的高考奖励是3000元。2005年考入清华,获得的高考奖励是10万元。2007年考入清华,获得的奖励是5万元。也就是说,这三次征战高考之旅,张非收入了15.3万元。在小编的老家,2005年的10万元,可以在镇上买套房。有人之所以坚持认为他就是为了通过高考赚钱,原因就在于,哪有一个人上大学就犯网瘾、读高中就没有网瘾的?
当然,真实的原因,可能只有张非自己才能知道了。但是,小编仍然为他感到遗憾。毕竟,在他智力最发达的年代,他都在高考,如果他把自己最有才华的那几年,好好投入到大学学习中,前途肯定不可估量。但是,最后一次考上清华之后,坊间基本上就没有他的消息了。也有人认为,这又是一个“伤仲永”的故事,开头很传奇,结尾很平常。
以上就是19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19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教育网:www.0919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