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重庆市地方专项录取规则 回族高考加分政策相关的问题,今天,19教育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重庆市地方专项录取规则
重庆地方专项计划是重庆市为了帮助符合条件的考生而设立的一种政策性招生计划,旨在为重庆市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该计划主要面向具有重庆户籍,且户籍类型为非农业户口的考生,同时要求考生满足以下条件:一是与职工身份挂钩的外来务工人员在重庆连续缴纳社会
保险费满5年;二是考生需在重庆市完成初中和高中教育,并符合当年高考报名条件和相关规定。
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享受政策加分,具体加分标准由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制定并公布。加分可以提高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总分,使他们在高考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在录取过程中,地方专项计划将优先考虑符合条件的考生。如果招生计划出现缺额,将按照政策性优先的原则进行补录,确保符合条件的考生能够获得入学机会。
被录取为地方专项计划的考生,可以享受一系列资助政策,包括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贴等,这将有助于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需要注意的是,每年的录取规则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和政策调整有所变化。因此,考生和家长在准备申请和报考时,应密切关注当年的相关政策文件和招生公告,确保准确了解录取规则。

教授观点:少数民族加分可调整为学区加分
重庆31名考生违规变更民族被取消高考录取资格,引发社会对少数民族加分存废的持续关注。葛剑雄教授前不久结合台湾地区少数民族加分的做法,在《新京报》撰文建议,少数民族加分可先考少数民族文化。
我国目前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为如下两种情况:一类是聚居民族考生(即户口所在地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可加20分;一类是散居民族考生(即户口所在地是非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比如户口在城市里的少数民族考生),可加5分。
考虑给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很重要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通过加分来弥补教育质量的差距。如果这一加分理由成立,那么,就没有理由对非少数民族聚居区之内的少数
民族学生进行加分,也没有理由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内的汉族学生不加分,因为他们接受的是同样的教育。比如2007年,湖南省调整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就规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汉族考生,可加10分。
按学生就读区域的教育质量,实施优惠政策,可行操作方法有三:
第一,各地可以根据区域内的教育质量、师资情况,对教育特别落后的地区,包括少数民族聚居区,确定不同加分幅度。其前提是严格把握学籍确认,防止学区移民。
第二,区域内教育质量存在明显差距的省市,可把招生名额分到地级市(把极薄弱地区单列),各地单独划线录取,这样可以促进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均衡,也减少各市县的高考升学率竞争。
第三,对少数民族考生、教育落后的农村地区考生,实行包括家庭因素、受教育因素、民族因素的多元评价,这一评价,相对于加分这一单一手段来说,更注重结合家庭因素、受教育因素、民族因素,对学生的统一测试成绩、中学学业成绩、中学综合表现,进行全面的综合考察,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全貌。
教育的公平与公正,对社会公平、公正的影响是全面的,因此,在推进教育公平与公正时,有必要反复论证,严谨实施。
回族高考加分政策2023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回族高考加分政策2023的相关内容。
其他信息:
有。比如江西高考加分政策中规定,经省政府批准的民族乡(贵溪市樟坪畲族乡等8个民族乡)和按照法定程序批准且经省有关部门向社会公示的民族村(铅山县陈坊乡长寿畲族村等82个民族村)的少数民族考生,可加5分。 海南: 全国性加分项目及分值。 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的户口在少数民族聚居地,且本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或少数民族聚居地所在的市县的高中阶段学校修满规定的年限并毕业,同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或少数民族聚居地所在的市县报考的少数民族考生,加15分。 少数民族聚居地含少数民族聚居市县和少数民族聚居乡镇。 少数民族聚居市县为:三亚市、东方市、五指山市、乐东县、陵水县、昌江县、保亭县、琼中县、白沙县。 少数民族聚居乡镇为:儋州市的兰洋镇、南丰镇、雅星镇;琼海市的会山镇;万宁市礼纪镇的原新梅乡、长丰镇的原牛漏镇以及南桥镇、三更罗镇和北大镇(含禄马乡);屯昌县的南坤镇。 地方性加分项目及分值。 (一)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的户口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本人高中阶段在非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学校就读并毕业的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 (二)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的户口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满五年(引进优秀人才和现役军人及其子女满三年),本人在少数民族聚居市县或少数民族聚居乡镇所在市县的高中阶段学校修满规定的年限且在这些地区的高中阶段学校毕业,同时在这些地区的市县报考的汉族考生,加3分。 重庆: 重庆市少数民族聚居地(含自治县、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时加10分(报考艺术、体育类加5分)投档(从2023年普通高考开始,考生高中阶段必须在我市少数民族聚居地<含自治县、民族乡>具有三年完整户籍、学籍并在户籍所在区县中学连续三年实际就读);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录取时可加10分(报考艺术、体育类考生加5分)投档。 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从2023年普通高考开始,不符合我市聚集地少数民族考生加分照顾条件的聚居地少数民族考生,参照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照顾政策执行(含预科、民族班)。
19教育网
以上就是19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19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教育网:
www.0919edu.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