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北大文科试验班类包含哪些专业?什么时候专业分流?厦大的人文科学试验班和武大人文科学试验班呢?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哲学类专业解读
事实上,在众多考生扎堆挤向热门专业的大背景下,一些冷门专业可能更加需要人才,竞争力小,市场需求量大。其次,选专业不可儿戏,选一个可能要终身付出的专业不比你挑选一个伴侣容易多少。如果可以抛弃对热门专业的盲目崇拜,仔细了解一下所谓的冷门专业,认清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换来大学四年快乐的求学时光,这不是更有意义吗?
北京高考在线特地整理了哲学类专业的介绍,希望在我们详细的介绍之后,你能更加了解这个专业,找到自己真正向往和适合的领域。
哲学类专业详情
专业代码:0101
授予学位:哲学学士
学制:四年
开设课程: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科学技术哲学、
伦理学、
宗教学、美学、
逻辑学、
心理学、中外哲学原著导读等。
相近专业:哲学 逻辑学 宗教学 伦理学
一、学习内容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高校哲学专业在课程建设上致力于强化基础、注重经典、拓宽领域、不断创新,已形成一个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哲学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心理学、中外哲学原著导读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实习、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等。
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理论和历史;
2.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相关知识;
3.掌握哲学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治学方法和相应的社会调查能力;
4.了解国内外哲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了解国内外最重大的实践问题和发展动态;
6.具有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初步能力。
北京高考在线提示:是不是听起来很高大上?但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它不过是一门训练思维的学科,许多入了哲学大门的学生表示,这门学科并没有那么高不可攀,主要是促使你运用你个人的理性去思考问题,总而言之,它能回馈你一份反思的乐趣。
二、就业前景
在就业率方面: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哲学专业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1500至2000人,毕业生高考时的文理科比例是85%:15%,男女生比例为39%:61%。哲学专业本科就业率连续三年在80%-85%区间,处于中等偏上的状态。与那些热门专业相比,哲学专业虽然没有那么受宠,却保持着较高的稳定性。(2014年后就业率没有权威统计)
在毕业后的选择上:
1.有很多人会选择攻读双学位,许多经济类或
法学专业配上哲学学位,都比其他非双学位的学生更有竞争力。
2.通过保研或是考研继续攻读研究生。
3.出国留学,在国外,哲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学科水平也非常高,而国内哲学本科的同学通常能获得较高的GPA,在申请出国留学时非常有帮助。
4.就业:无论从地域方面,还是领域方面来看,哲学系毕业生分布都比较广泛,其主要就业方向有:
(1) 公务员。毕业生可在国家、省、市等
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或文字性工作,哲学专业的毕业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具有很大的优势。
(2)文教事业或新闻出版部门。除公务员外,该专业毕业生还可到学校、科研单位或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研究性、采编类工作,但这些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等条件要求较高。
(3) 各类企业等。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可到企业的党办、
文秘、人事管理、
财务管理等部门从事各类实际工作。
三、开设院校
目前全国开设哲学本科专业的院校有78所。从全国来看,北京、浙江、陕西等地开设哲学专业的院校数量较多,另外,上海、湖北、东北地区也有许多特色院校。各校招生形式和培养方式则依学校不同而有差别。除了以哲学专业招生外,不少院校(如北大、复旦)等,以哲学类名称进行招生;清华等高校则以人文科学试验班的名义招生,考生一定要注意查看该试验班包含的专业(方向)。后两类高校一般入学后先按学科大类进行培养,经过几年学习后,再分流到相应的专业(方向)。
四、同门经验
从网上一些哲学专业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评价来看,这并非大家脑海里的混日子专业,也不是完全找不到工作,在某知名网站有一个高考应该怎么选专业,各专业学习的内容?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下有若干位哲学学子的优秀回答。
北大哲学系的@amybelle表示:我学了七年哲学,很早就自认不适合做学术,硕士毕业阴差阳错进入了金融业工作。开始找工作之后,渐渐也明白后来做什么工作跟专业的瓜葛真不算大。不过,我们专业的学生一般还是机关、事业单位等出路为主,大型国企每年也都有几个。我们硕士班的情况是,很多人继续深造,工作的人去基层选调(公务员)的最多,留京主要是国企和党报。单独说一句,没有任何一个东西对人生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专业当然也不能。不管进入什么专业,努力掌握好当下的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应对万变。
@Gamblee认为:现在找工作还在意专业对口是很落伍的思想观念了。而哲学专业就业率挺高的,特别是近几年,可找的工作也多,政府、媒体、房地产、企业、教师等各行各业都有,当然也有继续深造的。
在美国学习哲学的@Otto_ottO表示:哲学、历史这些专业有人都成为律师或者商业领袖。所以如果能够好好学哲学,也是很受益很有趣的。我觉得国内教的所谓的哲学似乎只是比较片面的过分唯物主义的哲学,其实这样已经没有了批判性思维的价值,因为批判性思维就是该让学生接触各种思想,让他们自己思考去判断自己认为有理的。
@Madame_K:学哲学的好处有很多,尤其是对于艺术生。因为哲学的本质是思考任何可以思考的,不限观点,派别,门类,科目,方向。所以说,哲学是最有用的科目,因为任何学科都用得到哲学。
@芈十四曾如此描述哲学:哲学存在的意义,可能就是守护人类认识的边界。人类认知的边界线,就是哲学家们的战场。与其他战争不一样的,他们甚至不知道敌人是谁。踏出这片疆域,或许是汪洋大海,或许是噬人黑洞,哲学家们一辈子驻扎在这条边界线上,默默地守护着人类的认识王国,默默地开疆辟土拓宽人类的思维范畴。
北京高考在线的观点是,对于一门基础学科来说,哲学常年受冷是可以理解的,甚至可能是必要的,毕竟只有沉下心来学习,你才能得到你想要的收获,而对于那些志不在此的人,无论学什么学科,都是混日子。如果你只是想学个轻松的专业,毕业后简简单单找个工作,那这个专业确实不适合你,因为学习哲学从头到尾都是很艰辛的,没有刻苦钻研的信念和一定的精神支撑,是很难有成果的,而且这个专业也实在谈不上有对口的工作,甚至没人能预言你以后会从事什么行业。
而对于那些有心学习哲学,但还在纠结挣扎的孩子们来说,如果你真的对于反思这个世界,对于自身的思维训练充满了兴趣,那顺着心意填报这个冷门专业,得到一个不浮躁的学习环境,得到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一同相处,激昂论辩的机会,也许更对得起四年的时光,是不是?
附:2016中国大学哲学顶尖专业排行榜
全国排名
专业名称
学校名称
专业星级
办学层次
1
哲学
北京大学
7星级
世界知名高水平专业
1
哲学
中国人民大学
7星级
世界知名高水平专业
3
哲学
复旦大学
6星级
世界高水平专业
4
哲学
武汉大学
6星级
中国顶尖专业
4
哲学
南京大学
6星级
中国顶尖专业
4
哲学
中山大学
6星级
中国顶尖专业

2023高考各省排名
2023年高考各省没有具体排名
1.北京市:
高考改革:北京市推行“三位一体”选拔模式,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普通高中学校综合评价和高考成绩综合考虑,综合素质评价占比逐渐提高;报名变化:考生可通过网上报名或线下填表报名,报名时间相比往年有所延长;高考科目:除语文、数学、外语外,新增了信息技术作为选考科目。
2.上海市:
文科与理科分流:上海市实施文理分流制度,考生需在高二时选择文科或理科方向,所修课程及高考科目有所不同;高考改革:上海市推行“两考合一”的新高考模式,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统一高考合二为一,减少考试压力。
提前招生:部分高校实行提前招生计划,对优秀考生提前录取。
19教育网
3.广东省:
高考改革:广东省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新高考制度,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综合评价的一定比例;选考科目增加:广东省新增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选考科目,提高考生选课自由度。高考改革方案:广东省实行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对学生的素质、能力和特长进行全面评价。
4.浙江省:
选考科目灵活:浙江省推行新高考方案,选考科目增加到11门,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参加的科目;艺术类专业招生:浙江省艺术类专业招生进行统一考试,考生需参加专业基础测试和面试。
新高考模式:浙江省实施“考核+选拔”新高考模式,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
5.湖北省:
高考改革:湖北省实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成绩综合评价制度,学业水平考试占比逐年提高;科目调整:湖北省取消了政治科目,新增了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考试科目。
新高考方案:湖北省推行新高考方案,将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成绩相结合,综合评价占一定比例。
6.江苏省:
高考改革:江苏省推行新高考改革,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成绩综合评价制度相结合,减少对单一考试成绩的依赖;新增选考科目:江苏省增加了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等选考科目,增加了考生选择的自由度。
艺术类专业招生:江苏省艺术类专业进行统一考试,考生需参加实技、面试等环节。
北大文科试验班类包含哪些专业?什么时候专业分流?厦大的人文科学试验班和武大人文科学试验班呢?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北大文科试验班类包含哪些专业?什么时候专业分流?厦大的人文科学试验班和武大人文科学试验班呢?的相关内容。
文科试验班类(本科类)
元培计划实验班(理科试验班类、文科试验班类)
新的办学理念
元培计划是北京大学于2001年启动的以老校长的名字蔡元培命名的本科教育和教学改革计划。该计划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和人才规格的需求,坚持“学生为本,道德为先、能力为重”的教育理念,按照新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方案,造就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的一流本科生,为他们未来在完成整个高等教育后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元培计划,学校于2001年开办了元培计划实验班,进行试点,迄今五年。实验班努力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办学方针,充分利用北京大学学科齐全的优势和良好的教学资源,实践本科阶段低年级通识教育和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突出基础、能力、素质三要素的全面发展,为研究生教育输送高素质、创新型生源;同时也为社会提供适应能力强的毕业生。
新的办学模式
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元培计划实验班实行学分制和更为灵活的弹性学制。其基础是在元培计划各个专业教学计划框架内由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自由选课。学生完成公共基础课、通选课及相关专业课的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后,即可毕业,并获得所学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其学习年限可在三至六年内灵活掌握。
元培计划实验班的学生低年级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内容主要为:全校公共课(
英语、政治、体育、计算机);通选课(数学与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哲学与心理学类、
历史学类、
语言学、文学与艺术类共五个领域);公共基础课(理科:高等数学、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文科:高等数学、人文及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高年级宽口径专业教育内容为:学生在有关院系选课,进行专业学习,修学各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专业基础课和任意选修课。
导师制:
元培计划实验班实行导师制。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得到由来自文、理科各院系资深教授组成的学生学习指导委员会的全程指导。每位导师对指导对象进行选课、选专业、学习内容及方法、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指导。导师由相关院系推荐,北京大学校长聘任。
自由选择专业: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元培计划实验班学生原则上可自由选择专业。学生进校时只按文、理分类,不分专业。低年级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在他们对北大的学科状况、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有了进一步了解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于第二学期末提出专业选择意向,一般在第三学期末最后确定专业。但每个学生修读专业的最后确定还必须考虑相关专业教育资源及学生本人的综合条件。
单独招生和管理
元培计划实验班单独招生、单独全程管理。考生填报志愿时只填写:文科试验班类或理科试验班类。
以上就是19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19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教育网:
www.0919edu.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