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7 15:33:56 | 19教育网
榆林学院招生代码
榆林学院的院校代码是 11395 。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榆林学院(Yulin-University)坐落在陕西榆林,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管、文、理、农、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院校,是陕西省最北部的高等院校,也是榆林唯一的一所省属本科院校。入选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据2022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现有榆阳、绥德和科创新城三个校区,有全日制在校生15722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4495人,专科生972人,硕士研究生197人,联合培养研究生20人。据2022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55个本科专业。
历史沿革
榆林学院起始于1923年创立的绥德师范学校,1958年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绥德分院,1978年更名为陕西师范大学榆林专修科,80年代初期北迁至榆林西沙,1984年更名为榆林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与榆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整合为榆林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榆林学院。2016年学校成为国家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8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被陕西省确定为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
师资力量
2022年1月官网显示,学校在职教职员工1153人,其中专任教师852人,正高职称103人,副高级职称376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926人,博士学位182人。学校设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聘任6名两院院士,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入选专家1人,特支计划人才4人,三秦人才3人,省杰出青年2人,省青年科技新星4人,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30余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
科研平台
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建有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5个,校级科研机构5个。
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2006年以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重大专项子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子项目1项,省级项目58项,厅(局)级项目200余项,横向项目6项。学校用于科研的经费支出超过3000万元。公开发表论文1616篇,其中核心期刊725篇,三大检索系统(SCI、EI、ISTP)收录论文71篇;出版专著40余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得省级科研奖励8项,市厅级科研奖励10项。 19教育网
教学建设
据2022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是国家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获批国家新工科、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个;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
西安培华学院代码是11400。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西安培华学院(Xi’an Peihua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的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高校。学院历史可追溯到1928年由陕西女子职业教育促进会筹办、陕西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的西安第一女子平民职业学校,其后几经变迁,1984年由中国教育家姜维之教授在恢复原培华女职的基础上创建西安培华女子大学,成为国内首家专门开展女性教育的普通高等院校。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并更名为西安培华学院(男女兼收),2007年成为西部首家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高校。2018年成为陕西省一流民办高校建设单位。
院系专业
2021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高新、长安、郭杜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30.4万平方米。学校设有10个二级学院,5家附属医院,设有本、专科专业58个。
师资力量
2021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现有全日制统招在校生23000余人,其中本科生占学生总数的72%。现有教师13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37人,硕士博士学历教师974人,“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0%。现有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1人,国家会计领军人才1人,军队育才奖获得者4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2人,省级教学团队6个。
教学建设
西安培华学院现有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3个省级“一流专业”培育项目, 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6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学校教师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的应用型课程建设大课堂说课比赛中先后斩获一等奖8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并有3人受聘为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讲师团成员。同时在陕西首届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项,优秀奖1项,取得民办高校最好成绩;在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三等奖2项及优秀奖多项。
特色专业
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奖:护理专业
对外交流
西安培华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学校一直致力于学生国际视野与交流能力的培养。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马来西亚、台湾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知名高校签订了合作办学计划协议。合作项目涉及商科类、医学类、艺术类、教育类等多个领域,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多个层次。同时与世界知名组织合作,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参加国际交流、世界级赛事、境外研修、实习就业等提供广阔渠道。
科研成果
2004年至2007年,学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结项省教育厅、省社联、省妇联、省高教学会科研课题10余项;获省级学术奖励10余项;正式立项院级科研课题61项,已结项37项。
馆藏资源
截至2019年,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225万册,中文报刊资料900余种;拥有超星汇雅、数图外文、书生之家、圣马等中外文电子图书171万册。同时还拥有多种电子资源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北京圣马国外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畅想之星随书光盘数据库等馆藏电子资源,均可在网上每天24小时访问利用。截止目前我馆总存储容量达176TB。资源涵盖经、管、文、法、理、工、医、艺术等多种学科,纸质文献与电子资源互为补充,基本形成了学科覆盖齐全,多种载体形态并存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全方位地支撑了教学科研的利用。
学校代码查询方法:
一、《报考指南》
高三毕业班的学生都会由学校统一组织订购《报考指南》这本书,书中全面的介绍了当年各个学校的招生专业、名额、往年录取分数线、学校代码等信息。
二、《招生计划》
高考结束后学校会统一发放《招生计划》,这本书里面的信息和《报考指南》差不多,也有关于学校代码等信息的介绍,对于考生来说,可以两本书参照着看,通过多方比较确定最终的报考院校。
三、官网查询
如果考生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考哪个学校,那么就可以登陆到学校官网查询院校代码。此外,考生也可以通过登录省教育考试院校的官网来查询院校代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