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10 00:45:53 | 19教育网
![]()

高考的大幕已经落下,几日前,高考成绩刚刚水落石出,接踵而至的便是填报志愿,而在之前一定要选择好自己报考的专业。考生在填写志愿时,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选择了,不过很多人在填写志愿时,却往往不知道该报考什么样的专业,而也有很多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却是比较的被动了。
当初在面对“文理“分科之选时,学生和家长不仅仅要考虑学科构成比例,与孩子学习兴趣成绩,还需要思考文理科的就业范围。确实,对于文科生来说,就业情况和选择面较理科生都比较窄,很多文科生自己都不知道将来要学习什么样的专业,能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那么对于文科生来说有哪些专业是“雷区”。
土建类专业,像什么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建筑设计这类专业都需要学习大量的数学以及力学,学习非常的难,计算问题也比较多,文科生本就底子较差。专门培养掌握各类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道路、隧道、桥梁建筑、水电站、港口及近海结构与设施工作的人员。数理性知识较多不适宜文科生报考。
能源动力类专业,典型的理工科,需要学习动力工程、热物理、高数等数理学科。培养具备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宽厚基础理论,系统掌握包括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在内的能源高效洁净转化与利用、能源动力装备与系统、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等方面专业知识,能从事能源、动力、环保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运行控制、教学、管理等工作,培养高新技术人才。
专业的选择一般要从两个方面的因素去考虑,一是考生的自身兴趣和对未开职业的规划和设想,二是家庭和专业本身的综合因素。希望大家都能报考到合适的专业。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在给孩子选择大学志愿的时候,哪些错误是一定不能犯的?的相关内容。
报志愿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如何选择“性价比”最好的专业和院校?填报志愿八大误区,考生和家长必备。
误区一:走马观花,不细看招生简章
忽略招生简章,考生无法及时了解院校的招生情况,易填错院校或专业,也极易看错招生院校的所在地,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考生需了解填报院校的院校隶属关系、地理位置、综合实力、招生政策、历年分数线等基本问题。
误区二:自视甚高,一门心思奔名校
部分“学霸”对自己的成绩非常自信,志愿填报时只在本科一批报考一两所心仪的“名校”,这种填报志愿方式风险很大。
考生需参考院校历年分数线、专业招生人数、报录比等数据综合考虑,切不可因“名校”情结而错失录取机会。
误区三:死不妥协,专业紧俏不调剂
有人认为,报考平行志愿的几所院校时前面的院校可以不服从调剂,保底的院校服从调剂。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如果考生被学校提档又被退档,不能参加平行志愿中下一所学校的检索,就失去了这一批次的录取机会。
误区四:院校扎堆,志愿没拉开梯度
填报院校拉开分数梯度,如果考生没有被第一志愿录取,服从调剂,还有下一梯度的专业或院校可供选择。
误区五:望文生义,只凭名称定终身
在国内高校中,部分院校如师范类大学、政法类大学等从一定程度上能折射出学校的优势专业,但大部分院校已不能从其校名中看出其办学特色。
了解院校及专业内涵,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把握学校优势学科,特色专业。选择“性价比”最高的院校及专业。
误区六:刻舟求剑,照搬往年录取分
有的考生对志愿填报和高校的招生情况不了解,以为高校录取分数线变化不大,用往年的录取分数来填报,其结果大失所望。
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存在被动,考生要多分析近几年的录取情况,还可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分数线对应的考生“位次”等。
误区七:反客为主,家长包办填志愿
家长将自我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主观决定考生志愿,忽略考生的兴趣爱好,导致双方分歧很大,给考生造成不小的压力。
填报志愿时家长的角色定位是参谋,将最终决定权还给考生自己,让考生选择他愿意读的院校。 19教育网
误区八:粗心记错各批次报考时间
高考填报志愿根据分数不同,分不同批次填写志愿,报考院校,考生稍有粗心易记错时间节点,错过填报机会。考生要记住自己的报考批次,时间节点,准确填报。
以上,就是19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志愿填报的时候批次线和最低分看哪个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教育网:www.0919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