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09 18:03:17 | 19教育网
![]()
不一定,如果选择服从调剂录取概率会大一些。
高考上了投档线之后,并不一定会被录取。因为投档线只是意味着考生能够报这一层次的学校,而学校也是有着自己的录取分数线的,并不是过了投档线就一定会被录取。
例如第一批的某高校理工类计划30人,填报该校且成绩在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的有80人,省招办按招生计划数的1.2倍(30×1.2)需投档36份。
计算机将这80人按招投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36位考生的招投总分即为该校本批次理工类的调档线。学校经审阅,择优录取其中30人,将不予录取的6人档案退回省招办。
扩展资料:
录取分数线主要是由当年的招生计划和报考人数以及当年的高考试题难易程度来决定,是由每个学院自己来决定的,每年各个地方的学校的录取分数线都会不相同。
一般来说高校提档之后就肯定是有一定的机会被录取的。一般来说只要服从调剂,被提档之后即便是报考专业没有录取,还有机会调剂到其他的专业的。这总比退档要好得多,毕竟大学期间还是有机会转专业的。

投档线和录取线哪个高一些呢?有同学去了解过吗,没有的话,快来我这里瞧瞧。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投档线和录取线哪个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投档线和录取线哪个高
高考投档是按照学校招生计划人数的1.2倍进行的,即如果某高校计划录取100名新生,省招生办要按1:1.2的比例,将120名考生的电子档案投放到该校,学校最终录取100名新生,那么最后一名新生的成绩则是该校当年的录取分数线,一般来说录取线要高于投档线。
录取线和投档线的区别?
一、决定单位不同
录取线是由院校完成录取工作后形成的;投档线是则省招生办根据院校招生计划划定的。 19教育网
二、含义不同
录取线是学校最终录取的所有考生中最后一名考生的成绩;投档线是指高校已投档考生中最后一名考生的成绩。
三、性质不同
录取线决定考生是否被录取,考生被投档后,高于录取线则被报考院校录取;投档线只能保证考生被投档到报考学校,但并不一定就能被录取。
拓展阅读:调档线和录取线的区别什么意思
调档线和录取线的区别是性质不同,录取线一般指高考录取分数线(全国高考省控线、批次线),高考录取分数线,又叫省控线、批次线,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录取分数线,即考生想要上某个批次大学必须通过的一条分数线。投档线一般指投档分数线。投档分数线全称院校投档分数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
录取线:一般来讲高考录取分为本科线,专科线。每年高考各地的录取线都不相同,主要是由当年的招生计划和报考人数以及当年的高考试题难易程度来决定。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投档人数和计划招生人数划定本校最低录取分数线。
投档线:投档录取操作都是透明化的,每个考生投档的过程(投档过程在招生网上被称为“轨迹信息”或者“档案状态”)都可以在阳光工程上查到。档案状态一般有七种:自由可投、已经投档、院校在阅、预录取、预退档、录取待审、录取。

19教育网(https://www.0919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比学校的投档线高2分且选择服从调剂能被大学录取吗?的相关内容。
随着各地本科一批、二批投档线的公布,考生和家长们的心情也是有的激动有的紧张,特别是那些还查看不到录取结果的家庭更是如此,这不问题来了,过了投档线一分的考生如果服从专业调剂,就能被录取吗?在小编看来,如果服从专业调剂,录取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并不能保证一定会被录取。
首先,考生的成绩比投档线高一分,那么,从位次上看,肯定就高于最后投档的那名考生,如果志愿填报的也合适(在此小编不准备讨论可能投档不到该校的情况),那么就应该会被投档到这所学校的。
而进校后的专业分配,在只过投档线一分的情况下,在分配专业的时候会排名一般靠后,当然如果专业填报合理,也完全有可能被分配到自己填报的专业;而且,由于服从专业调剂,那么即使所填报的专业已经没有名额,一般情况下也会调剂到其他专业,而不会退档。
在投档后服从专业调剂的情况下,是否会退档,很多的院校都会在招生简章中明确说明,只要服从调剂,就不会退档的承诺。而且省里一般也会要求接受投档的院校确保能够录取考生。
因此说,一般情况下,已经投档的考生是会被录取的。但一切并非绝对的,如果考生的身体状况或单科成绩存在问题,也可能无法满足院校要求而被退档。这是部分退档的原因,如果考生可能存在上述问题的话,即使服从专业调剂,也同样会被退档。
以上就是高考上了投档线,就一定会被录取吗?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19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19教育网:www.0919edu.com